-
《湖光艺术茶座》刘维海《画话随谈 写生心得》谢国添摄影2018.3.30 阅读:196 作者:谢国添《湖光艺术茶座》刘维海《画话随谈 写生心得》谢国添摄影2018.3.24晚 湖光大厦2楼
-
湖光艺术茶座 刘维海【画话随谈-写生心得】摄影 许锦联2018.3.26 阅读:222 作者:许锦联湖光艺术茶座 刘维海【画话随谈-写生心得】摄影 许锦联
-
李素月:厦门知青亮相南阳元宵佳节2018.3.5 阅读:552 作者:李素月
厦门知青亮相南阳元宵佳节
——《野百合也有春天》文集首发侧记
李素月
2018年2月28日,厦门知青元宵采风团”一行近60人,由团长叶柏青、副团长李素月率领,前往上杭县南阳镇参加元宵民俗活动。此行的重头戏《野百合也有春天》首发式于28日下午在南阳镇举行。
首发式由上杭县南阳镇、上杭县作家协会、厦门知青文化活动组委会主办;由上杭县图书馆、厦门知青文学沙龙、上杭报公众号协办,厦门知青与上杭文学界、南阳镇党政干部以及南阳乡亲100多人参加活动,与会者获得作者赠送的文集。
下午4点正,首发式在南阳镇政府多功能厅举行。首发仪式由镇长张志锋主持。南阳镇党委书记詹秋生,上杭县作家协会主席林华春,厦门知青文库主编谢春池,龙岩市作协副主席李迎春,厦门市城市学院教授、著名作家沈世豪以及厦门知青作者江为群等在主席台上就座。闽西著名女作家何英发来的贺信,由张志锋代为宣读。仪式上,江为群、罗泽华、黄祖希分别代表厦门知青文化活动组委会向镇党委政府、南阳村委会赠送书法条幅“飞翔的大镇”(谢春池撰,倪永嘉书);“南阳风景独好”(谢春池撰,黄祖希书);江为群赠送给罗玉章的书法条幅是“野百合也有春天”。接着,作者江为群向上杭县作协、上杭县图书馆、南阳中学、龙田中学、南阳中心小学、南阳镇政府、南阳村委会赠送文集《野百合也有春天》;插队上杭县南阳镇的厦门知青林金针代表厦门知青文化活动组委会也同时向以上单位赠送了厦门知青文集《好大一棵树》两卷本。首发式上,詹秋生、黄尔宝、林华春、李迎春、沈世豪、江为群、谢春池等发言。
最后,首发仪式在厦门知青激情演唱《鼓浪屿之波》、《我和我的祖国》的乐曲声中结束。
3月1日上午,我们跟随江为群及其大姐江菱菱、妹妹江藴藴、爱人郑纯英、女儿江心洲等亲友团一起探访了南阳村民罗玉章、罗玉扬、罗玉栋,这三位当年系江为群“臭气相投的伙伴”并合影留念。看到他们各家都住着宽敞的楼房,过着富足的生活,令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
尤其令我们感动的是:罗玉章的儿子罗木勋(拥有亿万身家的大老板),听说江为群叔叔要在南阳镇举行文集首发仪式,并有一群厦门知青文学沙龙的粉丝随同前来,不仅义无反顾地推迟返粤执掌公司大业的归期,而且亲自分别在镇上的“食尚鲜生”和“射山村富坑开心农庄”安排了当日中午和晚上两餐客家美食招待我们一行。罗玉章的女儿、女婿还专程从上杭县城赶回来一起参与接待叔叔阿姨。有道是全家总动员,老少齐上阵,情谊热融融啊!
下午,全体参观了陈列在龙田中学校园内的陈丕显与龙田中学专题展室——我们永远热爱的“红小鬼”;同时也了解到当年从龙田书院走出去的“南阳骄子”,除了陈丕显,还有罗化成、黄炜华等。最后,参观了址在官余村的陈丕显故居并合影留念。
晚上,当夜幕降临时,我们一行跟随在身背电吉他、一身“文艺青年”打扮的吴忍成和手提专用电池箱与吴忍成并肩齐行的叶柏青身后,从嘉悦商务酒店出发,一路高歌前行玩起了激情音乐“快闪”。《鼓浪屿之波》、《我们走在大路上》、《打靶归来》、《爱拼才会赢》等一首接一首······。在南阳老汽车站旧址,在镇政府门前,我们的不经意出现,不仅成了一道风景线,吸引了许多乡民们的眼球和拍客,也为南阳村闹元宵这一重要的民俗活动增添一点欢乐气氛。我们融入沿街两旁人山人海的乡民们置身于欢乐的海洋之中,第一次观赏了南阳村隆重的元宵民俗,见识了近百米长的板凳龙游村的热烈场面,眼见耳闻了久违的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烟花声和欢呼声,实在是一次难得的人生体验。呵呵,不枉此行哪!
我衷心的祝愿南阳村广大百姓通过传承抬花灯闹元宵这一传统民俗活动的举办,实现人们对新的一年的企盼:喜迎吉祥!富足平安!!
-
刘洁成:江为群新书座谈会2018.3.5 阅读:359 作者:刘洁成
江为群新书座谈会
知青文学沙龙于3月4日,为江大哥新书《野百合也有春天》举行座谈会。
-
江为群:2018元宵上杭南阳观灯记2018.3.4 阅读:865 作者:江为群
2018元宵上杭南阳观灯记
江为群
久居城里闹市,过春节越来越觉无趣,也无味,可喜的是,2018 年正月十四,我随厦门知青元宵南阳采风团,在南阳镇过了一个久违了的,充满震天鞭炮噪音和漫天烟雾缭绕的元宵节,有点惊心动魄的感觉,还有点那种急切等待看热闹的返老还童式的时空倒转。
那天的活动是早有规划的,晚餐由南阳老兄弟罗玉章的公子罗木勋安排在南阳镇射山村一座度假山庄里,我们一行近六十人5点半就到齐,席开六桌,客家风味菜肴流水般上来,罗玉章一家人,包括他夫妻俩、儿子和女儿女婿们,轮番斟酒劝酒,忙个不停。这顿饭所花时间比平常大为缩短,就为了早点回到住宿的嘉悦酒店,做好上街观赏元宵活动的准备。知青艺术团的歌手们也备齐行头要上街去“快闪”。
临街家家户户都房门大开,大人小孩三三两两,或蹲或坐,笑逐颜开。各家门前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焰火、鞭炮,在等待着有点神圣又有点紧张的时刻。鞭炮长达数十米,长蛇般弯弯曲曲盘踞在路边,焰火则被一箱箱整齐的码放。犹如大战前夕,武器装备已各就各位,只等一声令下,天崩地裂,万炮齐发。
总有性急的,尤其是小孩,在令人心焦的等待中,不时有人按捺不住,提前点火,于是,此起彼伏,炮声响起,冲天炮呲溜呲溜尖叫着窜入夜空,一声轰响后化为点点流星,好像大战之前的火力侦察或是骚扰射击。
每条街道聚集的人,都伸长脖子朝东看,那里是南阳中学,花灯游行队伍将从南阳中学操场向南阳墟街开进。
倒计时了,稀疏的鞭炮声渐渐密集,升空的焰火你追我赶,也多起来了,如暴风雨将近,风声雨声越来越大,电闪雷鸣。
东边影影绰绰,有彩旗晃动,有灯光闪现,毫无疑问,是彩灯队伍出了南阳中学操场,走过来了。性急的人越来越多,不断加入提早放炮的行列,观众们互相交谈必须放大嗓门才能听见在说什么。
很快,彩灯游街队伍出现在街那头了,走过来了!霎时,晴朗的夜空连串霹雳炸响!令人浑身一震,只见身边炮火全开,所有近旁地上长蛇般的鞭炮齐齐迸裂跳动,所有箱式焰火刷刷发射飞天,火光直冲云霄,硝烟铺天盖地,整个世界瞬间消失在火焰与轰鸣之中,一切都被吞没了,近在身旁的人影、语言、动作,全没了。好像十二级台风登陆带来的狂风暴雨死命的倾泻在铁皮屋顶上,又像是一群魔鬼疯狂的在天地间摇晃着装满鹅卵石的巨大铁桶。那成群结队呼啸着拖着尾焰直上苍穹的焰火弹,简直就是战场上令人胆寒的火箭炮,是威震二战欧洲的“喀秋莎”?还是称雄中东沙漠的“龙卷风”?不,不,这些“火箭炮”并不撒播死亡和恐惧,它展示的是国泰民安的祥和喜悦,爆炸后是大人小孩的喝彩欢呼!我们老祖宗当年四大发明之一在这种场合显现了最合适最文明的应用。
花灯队伍穿过烟雾走来了,踩着遍地炸响旋转的鞭炮,伴着夹道雀跃的孩子们。观众忍着刺鼻火药味和震破耳膜的噪音,透过烟雾,可以清楚地看到花灯队伍真容,原来,是一条条轻巧的木板用绳索前后连接,人们肩头扛着木板,手握安装在木板上的一根木棍步行,板上则固定了一盆盆亮着彩灯的假花,五彩缤纷,色泽鲜艳,数十条木板一字排开,蜿蜒前进,队伍首尾有特制龙头龙尾各一尊,于是,整支队伍形成摇头摆尾的一条长龙,号称“板凳龙”,这就是闽西南阳传承了数百年的重大民俗元宵活动,在上世纪下半叶消失后如今重振雄风。
许多观众在板凳龙走过面前后,意犹未尽,心有不甘,于是乎,有的尾随游街队伍跟着前行,有的则快步穿越小巷,抄近路在游街队伍接下来必经之处再次等待,再次享受山呼海啸般迎接板凳龙的狂热和火爆。
火树银花,星空璀璨,板凳龙游街行进一个多小时,鞭炮焰火则持续超过两个小时,遍地的鞭炮碎屑,每条街道都涌动着笑语喧哗,男女老少,无不神采飞扬,喜上眉梢。
这才是元宵!这才是过节!这就是民间喜庆,万众欢腾!这情景,这记忆,将长久地在大脑中保存,还能不时取出来“回看”,重温在城市里无法享受到的快乐!
-
吴忍成:二月东留行2018.2.21 阅读:562 作者:吴忍成二月东留行2018年2月2日上午,我们厦门知青一行17人包车前往武平县东留镇大明村参加“厦门知青新春东留送书画写春联”的文化活动。早在2017年7月,我参加了厦门知青文化活动组委会组织的武平东留文学采风活动时,大明村(我下乡八年的地方)何益平书记当面要求我能否为布置大明村部的办公室设计、组织、创作一批书画作品,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此项任务。根据办公室的大小、功能,回厦门后,我设计、安排、并组织书画沙龙成员们共创作了13幅书画作品。在厦门完成裱褙后,于年前送到大明村做装框入镜。这次我们前往武平东留主要是出席大明村举办的厦门知青书画赠送仪式及为乡亲们写春联的活动。汽车准时八点从厦门体育中心西门出发,一路疾奔很快进入龙岩地界。在上杭古田高速站下车休息时,寒气逼人,气温骤降。好在大家都有多穿衣服,不至于措手不及。回想起四十多年前我们下乡时,在此种气温下,还需卷起裤管下水田劳作,感慨的同时更觉得“好汉不提当年勇”!已六十多岁的人了,怎能和少年时相提并论也。在回忆感慨之时,汽车已驶入武平县地界。高速路口,我们大明村的两位乡贤罗星和朱文欣(我下乡时的好友)已各驾一部小车在路口相迎。多年不见的乡亲跑了这么远的路,在寒风中用微笑迎接着我们的到来,阵阵暖意顿时涌上我的心头,除感动之外,我只能紧紧拉着两位乡亲的双手连声道谢!12点多,在两部小车的引领下,我们的汽车进入了武平县城。简餐后,住进酒店进行短暂的休整,两点半时,我们向东留出发了。“富贵子”、“红掌”这两种植物我未曾谋面,今日大明的何书记带领我们一行人见识了它们的真面目。“富贵子”像红色的珍珠一般,一粒粒、一串串挂在绿叶上。经过花农们的整理、剪接、拼装,配上大的花盆,变成了一团团一簇簇红红火火、晶莹剔透的植物精灵。它是事业蒸蒸日上、生活红红火火的象征。在东留黄坊村的种植大棚里,我们见识了大大小小的“富贵子”产品。在花农们的精心布置搭配中,一盆盆一堆堆正整装准备发往广东各地的客户中去。“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取自骆宾王脍炙人口的诗句,造就了这种叫“红掌”的红色花朵。在东留封侯村,我们一行人走进了几千平米的温室暖房,亲身经历了外面寒风彻骨、冰天雪地;里面温润宜人,温暖如春的冰火两重天的真实感受,这就是封侯村的超大红掌培育基地。只见一片望不到边的红掌花海,远远望去,像红色的海洋,近处观赏,朵朵红掌花色彩深红剔透,娇艳妩媚,让人不忍用手触摸之。同行的摄影专家施建初先生,为此情此景忙得不亦乐乎,花的特写、人物的造型、欢乐的笑脸、集体的摆拍,都让施老师手中的快门始终无法停下。据说“红掌”、“富贵子”这两项花果产品为2017年东留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午的书画赠送仪式在大明村的会场举行。东留镇的领导冯秦金同志主持了整个仪式。大明村书记、村主任及村委村民数十人出席了会议。村支书致欢迎词后,由厦门知青代表团吴忍成团长做了发言。他首先介绍了自己16岁到大明插队的情况,谈了自己的许多感想,着重感谢帮助完成书画创作任务的知青沙龙同仁们(发言稿另发);紧接着,厦门知青文化活动组委会总负责人谢春池先生发言,他着重强调了文化工作对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并对大明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这次东留行,书画沙龙一同前往的共有六位作者,村里把这六位的作品在会上逐一展示,并请作者上台亲自把自己创作的作品赠送给大明村。当大明村干部从沙龙成员林水色、倪永嘉、黄祖希、黄佩钦、罗泽华、吴忍成手中接过作品时,全场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同时镜头闪烁,及时留下了许多永恒的瞬间!陈孟荣代表知青组委会赠送厦门知青的文学作品集给东留镇图书馆,吴忍成代表组委会向大明村老年协会图书馆赠送了部分知青书籍,同行的上杭知青陈安琪女士把从厦门带来的三大包小礼物、衣物等物品赠送给大明村的妇女儿童联合会,赠送仪式在阵阵的掌声中结束。2月3日上午,老天作美,一改昨天阴寒的天气,当金色的阳光驱赶走了冬日早晨的寒冷,照在我们温暖的身躯时,大家齐声欢呼,今天写春联的活动哪怕在室外书写,也不怕冻手了!八点三十分,在东留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广场上,已经挂上了横幅“厦门知名知青书画家送春联活动”,县文联也组织了三位书法家参加,连同厦门知青书法家共10位同时开笔,只见乡亲们拿着红纸,排队等候书写。不一会儿,整个广场的地上铺满了墨汁未干的春联,有红色的“福”字,“春”字和春联,一幅幅一张张像一片红色的海洋,阳光照在乡亲们和我们的脸上,一派祥和温馨的景象。几位乡亲手里拿着自家撰写的家族传统春联找到了我,要我为他们挥毫,只见朱姓家族写下,“宋朝理学家,汉代名臣第”,何姓家族写下,“东海家声远,南岩世泽长”;刘姓家族写下,“黎阁家声远,彭城世泽长”。每对家族联长1米8乘50公分,够大的!好在我带了大的毛笔,才能书写这单字约四十公分的大字。当写好这几幅对联时,看着自己完成的作品,听着乡亲们的称赞声,虽然累得直不起腰,但心里感到甜滋滋的。能用自己学到的本领为乡亲们服务,这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今天这活动就是实现这愿望的一种体现,任何疲惫和辛苦,都被这幸福的感觉冲淡了。温暖的阳光照在东留圩上,照在写春联的书法家和乡亲们的脸上,也把铺在地上晾晒的春联照的夺目耀眼。这写春联的场景给东留圩赶圩的人们带去了别样独特的圩日风光,让人们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经过统计,当天共为东留百姓免费写春联近八百幅之多。这次活动的圆满举办,我深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需要文化的支撑。乡亲们是喜欢文化活动的,今后有机会我愿意再次踏上第二故乡,用手中的笔继续为乡亲们服务!吴忍成2018.2.15
(摄影:施建初)